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2-12-22 23:11:32,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1954年夏季的北戴河海面,风浪声中,时时飘过欢声笑语。毛泽东带着几个年轻小伙子又成群结伙地下海游泳去了。
这是他最高兴、最舒畅的时候。
“小徐,你不是游得好吗?我们比一比。”毛泽东一边不停地向前摆动手臂,一边朝游在一侧的徐涛说道。
徐涛向毛泽东靠近,脑中闪现过自己以前闹过的一个笑话:千方百计地劝毛泽东游泳锻炼,并拍胸脯保证自己能保护他的安全,还叮嘱他可以慢慢适应。毛泽东不露声色,到达游泳池就去了深水区,令自己这想当“教练”的人又惊又窘。
领教过毛泽东高超的游泳本领,徐涛这次不敢再说大话,只是机灵地说:“要比赛,我们比速度。”他知道自己年轻、在速度上肯定输不了。
“你聪明,我也不傻。我不跟你比速度,我跟你比耐力,比持久。”毛泽东也不进徐涛的“圈套”.
“那不行,比赛都是比速度。”徐涛坚持道。
“你别骗我,有比速度的就有比耐力的,要达到胜利的彼岸,首先必须要有耐力。只要坚持,才能游得远。”毛泽东说完,自己就先向远处游去。
风浪之中,他的泳姿稳健而悠闲。
半个小时后,徐涛坚持不住了。他气喘吁吁地爬上小船休息。
毛泽东乐了,他打趣徐涛道:“他很进化么,很有办法,游不到岸就划船划到岸。”引得其他人哄然大笑。
毛泽东悠悠然朝更远的地方游去,这一游又一个小时过去了。擦干身体,余兴未尽的毛泽东在沙滩上来回走动,一边用很重的湖南口音念着曹操的诗《观沧海》。
在海里畅快游泳的毛泽东触发了浓厚的诗兴,上岸后心中涌动着如海般的豪情,随口就诵出了这首诗。
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在毛泽东看来是文武双全,不仅成就了功业,而且诗名流芳百世。
毛泽东很喜爱曹操的诗文,他的藏书中就有四种不同版本的《古诗源》,其中收录着许多曹操的诗。《魏武帝魏文帝诗注》更是他经常翻阅的。
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却东西门行》等诗,他多次用笔进行圈圈点点,还写了一大段评语。兴之所至,他用狂草手书《龟虽寿》和《观沧海》全诗。
他欣赏《观沧海》的沈雄磅礴,他对“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句诗特别钟情。
他对自己的子女说:“曹操的文学功底极其深厚,他的文学诗词,都是本色抒写,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大气磅礴,应当学习。”
此时此刻,游完泳的毛泽东,吟一首曹操的诗,心中更觉天朗气清,海阔天高。
一天晚上,繁重的办公后,不多的空闲休息时间里,毛泽东到海边散步。
遥望星空下的大海,不禁又吟起了诗。
“您念的是谁的诗啊?”徐涛不止一次见到毛泽东吟诗,心中好奇,禁不住问道。
毛泽东却问:“写得好吗?”
徐涛说:“很美,很有气魄!”
毛泽东解释道:“这是曹操的诗,《观沧海》。”
“曹操还会写诗?”徐涛有些吃惊的说。
也难怪,那个时候《三国演义》深入人心,反倒是真正历史上的曹操,除了专业历史研究者,的确很少有人知道多少曹操的诗。
“嘿,你这个大学生,确实该补补课。”毛泽东说道:“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徐涛更吃了一惊,曹操?是哪个曹操?三国的曹操不是奸雄吗?
徐涛的吃惊被毛泽东看在眼里。是啊,曹操的确是最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
古典史学家说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小说戏曲中,曹操是奸雄,这是天下皆知。
但毛泽东不这么看。
他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曹操结束汉末群雄豪杰混战、生灵涂炭的局面,为后来晋朝的统一铺平了道路。”
相反,他对汉室宗亲,治理荆州有成的刘表却不以为然,认为他就是一个徒有其表的纨绔子弟。
毛泽东认为刘表诱杀谋反宗室的事是曹孟德这样有远大政治眼光的人所不会做的;刘表祭祀天地,自立为帝的事更是曹孟德所不会做的。
他认为有些古典史学家对曹操的指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因此,当他听徐涛问“曹操不是白脸奸臣吗”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他决定好好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替曹操打抱不平,翻这个千年冤案。
毛泽东说:“汉末之后,曹操重新统一中国北方,创建魏国。那时候全天下的中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他对东汉以来的很多苛政进行了改革,打击世家豪强,大力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推行法制治国,提倡廉洁节俭,使当时遭受巨大破坏的社会开始重新稳定,使得百姓重新安稳。这些难道不该值得肯定?这样的功绩难道算不上了不起?...说曹操是奸雄,史书上这样记载,小说里也这样写,戏剧里也这样演,老百姓都这样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属于封建糟粕的残余,这个案必须翻。”
一席话,说得徐涛茅塞顿开,开始重新认识曹操。
那几天,毛泽东天天翻阅《古诗源》。
有一天,他让警卫找来一张地图,仔细查看之后,说:“曹操是来过这里的。”
毛泽东认为曹操上过碣石山,为此毛泽东还特意翻遍了史书,他认为曹操在建安十二年五月出兵征讨乌桓,四个月后的九月班师回朝的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名篇《观沧海》。
碣石山在河北昌黎县城北,距北戴河不远,历来是古今观海胜地。
根据史书的相关记载,秦皇、汉武都曾登临过碣石山观海。
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东征归来登碣石山,更写下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千古名篇,毛泽东对此深信不疑。
这一年,毛泽东在北戴河停留很久,直到九月天凉仍每天去海边游泳。他还特意去登了碣石山。
在碣石山顶,迎风观海,毛泽东胸中涌动着怎样的激情呢?
一首《浪淘沙·北戴河》,道出诗人追古思今大海般的丰富历史情感: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在这首气势磅礴的诗中,到处充斥着曹操的影子。
《观沧海》中一句“秋风萧瑟”被毛泽东顺笔一倒,变成了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从此世界上又多了一篇可以和曹操名篇《观沧海》相媲美的诗篇。
毛泽东说他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这一点都不奇怪。毛泽东所要努力成就的事业,是比曹操的功业更大的大事业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