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2-12-22 23:11:32,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明崇祯皇帝即明思宗,名朱由检(公元1610-1644年),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从明熹宗手上接过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他一方面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试图重现明皇朝当年辉煌景象;另一方面,他疑心重重,频繁更换和滥杀大臣,以致众叛亲离,最终这位比前朝几代皇帝都要贤明的君主,"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自缢在煤山的清风明月下。
有关崇祯帝,有批评也有同情,有肯定也有否定。崇祯的一生充满着五大疑点,至今无法解开。
其一、崇祯为何要违背“遗诏”,诛杀魏忠贤,后来又让人安葬他。
公元1627年,在做了七年的木匠皇帝后,天启帝朱由校驾崩,其死因现在依然不明。临死之前,他给弟弟信王朱由检一道“遗诏”,让他在关键时刻重用魏忠贤,“忠贤可议大事”,以保大明江山无恙。可惜,继承大统之后不久,崇祯皇帝便在东林党等文官集团的鼓动下,向魏忠贤及其党羽动手,无奈之下,魏忠贤只能自缢而死。许多人都说,魏忠贤独断朝纲,陷害忠良,甚至想篡夺大明江山,所以崇祯才杀他。不过,这很难令人信服,除了左光斗和杨涟,难道那些文官们都是忠良吗?如果是,那大明有难时,他们为何不捐钱助饷,后来又相继投靠李自成和清军。此外,大明覆亡在即,崇祯为何要下令厚葬魏忠贤,难道是突然醒悟,觉得“文臣人人该杀”吗?
其二、袁崇焕之死,崇祯要承担多大责任,是否另有隐情。
1629年11月,蓟辽督师袁崇焕率九千关宁兵精锐星夜兼程,兵不传食,马不秣枥,比皇太极提前三天赶到北京,崇祯帝大喜,犒赏三军。次日,袁崇焕列阵广渠门,迎战清军,击退之。不久,袁崇焕再次于左安门大败清军,皇太极暂时退兵郊外。可惜,此时崇祯却下令逮捕袁崇焕,并于次年以“通敌叛国”之罪将其凌迟处死,天下冤之。种种迹象表明,崇祯诛杀袁崇焕,并非他犯了所列下的十二条罪状,而是另有隐情。例如,“议和”之说,平台问答时,崇祯可是明确同意袁崇焕“辅之以议和”的,此时为何成为一大“罪名”。后来,因为“议和”之事泄露,兵部尚书陈新甲成为替罪羊,又说明什么?说他通敌卖国,不与清军做战,试问清军最终退回关外,是谁的功劳,又是谁写书信给祖大寿,让其回来做战的。南明时,为何朝廷又给他平反了呢?
其三、崇祯为何宁愿大明灭亡,也不愿意向贪官动手,充实粮饷。
1644年4月,李自成大军进逼北京,各路勤王军观望不前,找各种借口拒绝发兵前来,抑或是迟缓进军。不过,李自成也不是做大事的料,他并没有取代大明王朝之意思,而是只想让崇祯封他为西北王,给他一百万两银子犒军,然后出兵关外决战满清。不过,崇祯拿不出这笔钱,因为连明军的粮饷与抚恤他都发不起。那么,明知道这帮文官富得流油,为何却不向他们动手呢?在捐献不积极时,为何不直接学朱元璋,抄家了事呢?要知道,李自成入京后,不说捐献,光是抄家就抄出了7000万两银子。崇祯是不敢向文官动手呢?还是不能动手呢?
其四、崇祯本打算南迁,为何突然改变主意,犹豫不决。
孙传庭死后,大明已经没有可以阻止闯军东进的良将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九边重镇纷纷落入李自成之手。此时,崇祯坐立不安,屡次召见群臣商议对策,对是否要南迁暂时避难,进行激烈探讨。在廷议之前,崇祯与内阁大臣们已经说好要南迁,就等着次日朝会时,将其公之于众。不过,崇祯却反悔了,完全推翻之前的想法,不但不南迁,甚至还说自己压根就没想过要南迁。此外,他也不让太子等南下,而是一起困守北京。其中之缘由,究竟何在?
其五、崇祯丢失江山,是时代使然,还是性格使然。
不管怎么样,崇祯在干了17年的皇帝之后,大明王朝随着他自缢于煤山之上而宣告结束。时至今日,许多人都在为大明的覆亡扼腕叹息,捶胸顿足。当然,大明王朝在崇祯手里丢失,其中之原因很多。有些人说,崇祯上台时,内忧外患,国家机构已经腐烂透顶,他无力为天,只能当亡国之君了,这是时代使然,不是人为所能改变。不过,也有人说,这是崇祯性格惹的祸,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决定成败。崇祯猜忌、多疑、毫无担当、优柔寡断、刻薄寡情之性格,让许多忠臣良将死于非命,以致大明江山崩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