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闻之若此的之是什么意思(七上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清单)

admin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2-12-22 23:11:32,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字音字形

第19课 皇帝的新装

【课下注释】

爵(jué)士 华盖

【读读写写】

笨 赐(cì) 聘(pìn) 炫(xuàn)耀 称(chèn)职

愚蠢(chǔn) 现款 妥(tuǒ)当 理智 呈(chéng)报

钦(qīn)差 滑稽(jī) 圈(quān)定 狡猾

陛(bì)下 头衔(xián) 勋(xūn)章 袍(páo)子

不可救药 骇(hài)人听闻 随声附和(hè)

专栏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文讲解

作者:菲菲老师说语文


5币

1人已购

查看

第20课 天上的街市

【课下注释】

缥缈(piāo miǎo)

【读读写写】

定然 陈列 闲游

第21课 女娲造人

【课下注释】

莽(mǎng)莽榛(zhēn)榛 抟(tuán) 务剧(jù)

力不暇供(xiá gōng) 絙(gēng)

【读读写写】

揉(róu) 荒(huāng)凉 寂寞(jì mò)

蓬勃(péng bó) 澄澈(chéng chè)

掺和(chān huo) 非凡 气概(gài) 灵敏(mǐn)

泥潭(tán) 绵延(mián yán) 神通广大 灵机一动

眉(méi)开眼笑

求闻之若此的之是什么意思(七上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清单)

第22课 寓言四则

【课下注释】

溉汲(gài jí) 躇(chú)步跐(cǐ)蹈 舍(shì)然

【读读写写】

雕像 庇(bì)护 爱慕(mù) 虚荣 较量(liàng)

凯(kǎi)歌 杞(qǐ)人忧天

【本单元词语补充】

忙碌 御聘 称赞(zàn) 装模(mú)作样

灯笼(lóng) 疲倦(pí juàn) 兴高采烈 枯藤

泥浆 溅(jiàn)落 踪迹(zōng jì) 枝繁叶茂

牵强附(fù)会 归巢 荒诞(dàn) 陶冶(yě) 框架

弥散 左右逢源 如鱼得水 芭蕉 栩(xǔ)栩如生

桀骜(jié ào)不驯 钉耙(pá) 阐释 披荆(jīng)斩棘

荞(qiáo)麦 独树一帜(zhì)

求闻之若此的之是什么意思(七上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清单)

词语理解

1、词义理解

(1)常考两字词语

①滑稽:形容言语、动作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

②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③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游玩。

④澄澈:清澈透明。

⑤绵延:延续不断。

⑥庇护:袒护;保护。

⑦虚荣:表面上的光彩。

⑧凯歌:打了胜仗所唱的歌。

(2)常考四字词语

①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②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③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④莽莽榛榛: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

⑤力不暇供: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从事这项工作。

⑥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2、词语辨析

灵敏: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

机灵:聪明伶俐;机智。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求闻之若此的之是什么意思(七上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清单)

文学文化常识

1、作家作品

(1)安徒生(1805—1875),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其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丑小鸭》等。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2)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3)吕不韦(?—前235),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全书二十六卷,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4)列御寇,人称列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据考证,《列子》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

2、文体知识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用拟人化的植物或动物作主人公,揭示某种深刻的道理。

3、文化常识

(1)天河:银河。

(2)添头:指买东西时商家为促销而额外赠送给顾客的东西。

名句梳理

(1)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天上的街市》)

(2)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天生的街市》)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其一)】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6)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

文言知识归纳

1、通假字

其人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

2、古今异义

国人道之(古义: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今义:指本国家的人。)

②身所寄(古义:无,没有。今义:死亡,灭亡。)

③因往之(古义:告知,开导。今义:使人知道。)

屈伸呼吸(古义:你。今义:如果。)

⑤亦不能有所中伤(古义:伤害。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⑥奈地何【古义:塌陷。今义:缺点多的;使人不满意的(跟“好”相对)。】

3、一词多义

①之:闻于宋君(代词,这件事)

求闻若此(助词,不译)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②闻:有而传之者(听到)

之于宋君(使听到)

之若此(名词,传闻)

③于:非得一人井中也(介词,在)

问之丁氏(介词,向)

4、词类活用

之于宋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②积气中之有耀者(名词作动词,发光)

5、重点译句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寻找到的消息如此,那还不如不知道。

(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那个杞国人消除了疑虑,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消除了疑虑,非常高兴。

求闻之若此的之是什么意思(七上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清单)

名著知识

《西游记》

1、作家作品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文学家。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他在科举中屡遭挫折,直到中年以后才补为“岁贡生”,到浙江长兴当了县丞。他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因看不惯官场的奸邪谄媚、尔虞我诈和官府对百姓的横征暴敛愤然弃职。他隐居家中,潜心收集民间传说和野史资料,最终写成举世瞩目的神魔小说《西游记》。

2、内容概括

《西游记》以唐僧上西天取经途中发生的故事为主线,记述了唐僧师徒一行,历经千辛万苦,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共一百回。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此后,转而写他被迫皈依佛门,在八戒和沙僧的协助下,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沿途降妖除魔的经过。小说用幻想的形式反映社会矛盾,写出了个人的自由本质与不得不受约束的矛盾处境,歌颂了孙悟空不畏强暴、英勇机智以及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切尔西球迷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人围观)
梅溪站长

梅溪V

球迷社区前沿体育足球信息

44146 文章数
47 评论数
51495551 浏览数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最近更新

热门浏览

标签列表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