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2-12-22 23:11:32,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果实采收是果实栽培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果实进行商品化处理的第一步,猕猴桃贮藏寿命和品质受其收获时的成熟度影响大,若采收过早,果硬味酸,无香皮皱,即便经过处理使肉质变软,品质也差,不堪食用,而且贮藏后不易催熟或尚未出库硬果就变色腐烂;若采收太晚,果心发硬,皮会木质化,香味也较为逊色,而且贮藏后很快软熟或腐烂,影响贮藏寿命。另外,过晚采收会影响树体贮藏营养的积累,降低树体抗寒性,从而影响其翌年的开花结果。试验表明,猕猴桃最适宜采收标准如下:
一、采收成熟期
即生理成熟期,猕猴桃果实成熟时,其外观颜色没有明显变化。因此,在生产中最直接的判断方法是借助折光分析仪测定其固形物含量来确定,一般中华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2%~6.5%,美味猕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6%~7%,就可以认为达到采收成熟期。另外,也可根据果皮硬度、果实发育期及果实色泽等进行综合判定。没有糖度计的果农,近成熟时,可隔几天摘几个果,当果实较易从果柄处(稍用力)脱落时即可采收。
二、生理后熟期
这一阶段的果实细胞没有分离,且所含淀粉未完全转化成糖,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也较低,所以果实口感既硬又酸涩。果实后熟期的自然完成,主要靠果实内部产生的乙烯类物质刺激果实,使其呼吸增强,从而加速淀粉分解成糖、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加速细胞壁解离。外源乙烯类物质也能起到同们的作用。因此可通过对此类物质的控制,实现对果实后熟期的调控,在贮藏猕猴桃果实的环境中,增加乙烯含量,可以缩短后熟期,即崔熟;减少含量,特别是将果实内部产生的乙烯类物质排除掉,则可抑制果实后熟,延长果实贮藏期,将达到生理成熟期的果实给予一定量乙烯处理,就可使果品很快进入食用期。
三、食用成熟期
此期,果实软硬适中,口感松软适度,酸甜可口,具有品种固有的风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