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种植(关于太子参的养殖与病虫危害防治)

admin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2-12-22 23:11:32,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太子参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1 特征特性

1.1 形态特征

1.1.1 根。块根多数肉质,纺锤形,外皮淡黄色,疏生须根,长 3~8 cm ,直径 0.2~0.6 cm ,有的主根顶端发出短根茎,并形成一新植株,新植株也可形成较小的肉质纺锤状块根。

1.1.2 茎。根茎顶端常着生 1~5 个茎,茎直立,近方形,节略膨大,节间有 2 行短柔毛,茎单一不分枝,基部近方形,略呈紫色,上部圆,绿色。

1.1.3 叶。单叶对生,近无柄,茎中部 3~5 对叶,倒披针形,茎基部叶鳞片状,茎顶端有 4 片较大的叶,密集呈“十”字排列,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 4~9 cm ,宽 2.0~4.5 cm ,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背脉上有疏毛,叶全缘,有的略呈波状。

1.1.4 花。腋生,有 2 型,茎下部接近地面的花小、紫色,萼片 4 枚、闭合,无花瓣,雄蕊通常 2 枚;着生于茎端总苞内的花 1~3 朵、形大、白色,萼片 5 枚,花瓣 5 枚、倒卵形,雄蕊 10枚,花柱 3 个。花期 4 — 5 月。

1.1.5 果实与种子。果期 5 — 6 月,蒴果卵形,成熟时下垂,开裂。种子 7~8 粒,种子小,褐色,长椭圆形,长约 3 mm 、宽约 2 mm ;外种皮密生瘤状突起,种皮豆沙色;种脐在种子的腹面基部,胚乳为显著的淀粉质,胚弯曲位于胚乳的中央,千粒重 16.5 g 。

1.2 生物学特征

1.2.1 生态习性。太子参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适宜温和湿润的气候,在旬平均气温 10~20 ℃ 下生长旺盛,怕炎夏高温和强光曝晒,气温超过 30 ℃ 时植株停止生长。 6 月下旬植株开始枯萎,进入休眠越夏。太子参耐寒,块根在 -17 ℃ 环境中能安全越冬。太子参块根在贵州各地都能越冬、越夏。太子参怕旱怕涝,渍水易烂根 [1-2]。太子参种子成熟后易脱落,人工不易采收,不宜干藏保存。落于土中的

种子次年可出苗。

1.2.2 发育习性。太子参具有茎节生根膨大形成块根的特性,地下茎节上长出的不定根形成块根,在块根根头的新芽基部又能出根形成块根,相继可形成多级新根。

1.2.3 块根发芽出苗特征。太子参具备低温下发芽生长的特性,太子参栽种后旬平均气温 14.5 ℃ 、土壤温度 10 ℃ 时,顶芽即缓慢发芽,种参自体发须根,在冬季 0 ℃ 以上地温条件下根系也能生长,根数增加,吸收面增大,为早春出苗奠定基础。出苗后,种参缓慢增长、增大,其茎基所发的根也增长,一部分形成细块根, 3 — 4 月植株进入旺长期, 5 — 6 月块根快速膨大, 6 月以后,地上部植株逐渐枯萎,进入休眠。

2 栽培技术

2.1 选地整地

太子参忌重茬, 2~3 年应实行轮作,栽种太子参应选丘陵地和地势较高的平地砂壤土。 10 — 12 月,匀施腐熟的厩肥15 t/hm 2 、三元复合肥( 15-15-15 ) 750 kg/hm 2 ,旋耕入土。 1.6 m开厢,做成 1.1~1.2 m 的平畦,畦沟 0.4~0.5 m ,以便栽培管理作业。

2.2 繁殖

由于太子参种子成熟后易脱落,人工不易采收,且一株可产生多个块根,所以常采用块根繁殖。因自落于土里的种子次年可出苗、成苗,往往利用自然散落的种子原地育苗。在原栽培地收获太子参后,用耙耧平,翌春已落地的种子发芽出苗,做好除草、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秋季即有幼参作种材,且种子繁殖的种材是复壮种材,作生产种材更好[3]

2.3 栽培

10 — 12 月,选芽头完整、整齐、无机械伤、无病虫害的块根作种材。在畦面横开沟,沟深 13 cm ,将种参排于沟侧,株距 5~7 cm ,参头距畦面 7 cm ,距参 15 cm 开下一沟,其土覆前沟参,再排参,再开沟覆参,相继进行,整平畦面。种参用量约 600 kg/hm 2 。太子参地下茎节数不受栽种深度的影响,节间长短因栽种深度不同而异,浅栽地下茎短节密,参根细小互相交织,分布在近地表土层;过深节间长,节稀,块根大,但数量少,产量低。合理的栽种深度对保质、保产、保效益十分有利,一般以参头距畦面 7 cm 为宜。

2.4 田间管理

栽种后于晴天用丁草胺水剂 1 000 倍液喷湿土表防草;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期以小锄浅锄松土及除草,并用尿素 37.5 kg/hm 2 兑水 7 500 kg/hm 2 薄施 1 次,或用人粪尿(兑水比例 1∶4 ) 7 500 kg/hm 2 薄施。植株封林后,有草只能用手拔,并将沟内松土覆于厢面。

2.5 病虫害防治

2.5.1 病害防治。太子参病害主要有叶斑病、叶枯病、根腐病、病毒病,其中叶斑病致叶失绿发白,甚至整株枯死;叶枯病致叶产生黑灰斑,渐至整株枯死;根腐病可使地上部分萎蔫枯死;病毒病致叶皱缩,甚至呈花叶,植株萎缩。 4 种病害一般混合发生,只是发生程度不同。为了节约用工,当一二种病害出现,就及时抢非雨天,避强光,施 1 次能防治上述4 种病害的混合药剂( 37%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30 g+18%丙唑·吗啉呱 3 g+ 芸苔素类酯 10 g+ 水 15 kg ) 675~900 kg/hm 2 ,其中 37%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是真菌杀菌剂, 18% 丙唑·吗啉呱是病毒抑制剂,芸苔素类酯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太子参生长期视病害发展情况施药 1 次或多次。为防止太子参产生抗药性或耐药性, 37%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30 g 可用 30% 苯甲·吡唑酯 10 g 或 80% 烯酰吗啉 10 g 等替代,以达到防治病害、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的目的。

2.5.2 虫害防治。太子参虫害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和蚜虫。前 3 种都是地下害虫,咬根或咬断根茎,其防治措施如下:一是旋耕地和做畦时见虫即杀死;二是不施未腐熟的厩肥;三是栽种时于种植沟中施入辛硫磷颗粒剂。蚜虫吸取植株营养致其生长不良及传播病毒,其防治措施是在防治病害的药剂中加入吡虫啉。

2.6 采收与贮藏

太子参是夏收作物,除留种地之外,于 6 月后植株地上部枯黄倒苗时及时选晴天采收,用小锄一行行起尽,摘参去泥。采回后及时进行初加工,量少可手工清水淘洗,量大可用小型混凝土搅拌机和高压水枪进行淘洗 [4] [青钱柳头条号]。洗后及时于阳光下晾晒,至失水柔软时去须根,量大可用小型玉米脱粒机去须根,再晒至干脆,避光干燥贮藏。

太子参种植(关于太子参的养殖与病虫危害防治)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切尔西球迷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人围观)
梅溪站长

梅溪V

球迷社区前沿体育足球信息

44146 文章数
47 评论数
51495550 浏览数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最近更新

热门浏览

标签列表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