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2-12-22 23:11:32,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流经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五省,连接长江经济带与黄河经济带,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淮河水质不断恶化。因此,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把淮河列为国家重点治理“三河三湖”之首。1995年国务院颁布《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淮河成为我国第一条依法治污的大河。2007年,国家启动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把淮河列为重点治理河流之一。针对闸坝众多、污染重、基流匮乏、风险高以及生态严重退化等特征,水专项淮河项目重点研发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形成了点—线—管—面综合治理路线,建立了闸坝型河流治理的“淮河模式”。近十多年来,经过各方坚持不懈以及一系列治理措施、水专项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淮河治理成效十分显著。从技术支撑角度来说,淮河治理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积极主动迎接国家重大需求挑战,勇于担当,勇于创新,成功探索出闸坝型重污染河流治理的科学可行途径。水专项启动之初,淮河流域水环境问题复杂,攻坚难度极大。淮河项目迎难而上,经过全面调研和诊断,确立了抓住关键问题、聚焦重点区域、设立阶段目标、突破关键技术、改善流域水质的治理策略,以淮河污染最重、治理难度最大的沙颍河—贾鲁河流域为重点研究示范区,创新实践了基于“三级控制、三级标准、三级循环”的闸坝型重污染河流治理模式,河流水质由原先的V类或劣V类治理提升到Ⅱ—Ⅲ类,成功探索出闸坝型重污染河流治理的科学可行路径,坚定了地方政府、科技人员与广大群众的信心。
整合政、产、学、研、用、金等各方优势资源。率先建成了一批水专项成果产业化推广平台和产业创新联盟,建立全链式成果产业化模式,推动了水专项成果在淮河、长江、太湖、黄河等重点流域“落地生根”和“星火燎原”。为使水专项成果发挥更大的科技支撑作用,淮河项目通过整合政、产、学、研、用、金等各方优势资源,沿淮建成8个成果产业化推广平台以及筹建“淮河流域再生水利用与风险控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产业创新联盟5个,形成基于技术研发—成果孵化—联盟集成—平台推广—机制保障的全链式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模式,累计为淮河流域300余家企业节能减排、产业升级提供了专业化服务,支撑了淮河流域10大工业园区逾千亿典型工业行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聚集了一支跨学科、跨区域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并获得了各方的信赖和支持,形成了互信、互动和互通的大兵团协同作战的良好氛围和强大战斗力。在水专项顶层设计框架指导下,淮河项目特别注重国家目标与流域地方治污科技需求的有效衔接,坚持按“需”不按“人”进行项目设计,确保成果可用、有用、好用。以最大的热心、耐心和真心,与其他主体形成了互信、互动和互通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形成了一支多领域、多区域、多单位协同作战的高水平研究队伍,确保了强大战斗力,有力支撑了淮河治理目标的实现。
虽然近年来淮河流域水质显著改善,但是离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水污染治理工作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十四五”时期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将高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环境污染压力将更加突出,淮河治污的复杂性与难度将进一步增加。由此,针对当前淮河水污染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针对淮河流域污染重难达标的河流、湖泊等水体,可制定小流域排污标准以及推动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结合排污许可制度,建立水质提升目标与入河排污口和污染源响应关系,构建小流域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体系,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针对淮河流域农业面源以及食品、酿造、制革、造纸、化工等典型农业伴生行业的污染特点,大力推广水专项研发的农业面源及其伴生行业废水污染治理关键技术,以县域为单元,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相结合的农业面源废弃物循环体系;推动典型工业废水能源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与生态安全利用,减少工业废水毒害污染物排放,有效防控水环境累积性风险,推动淮河流域农业及其伴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
针对淮河流域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特征和河流生态退化特点,应大力推广城镇尾水生态安全利用和闸坝型重污染河流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大规模建设城镇污水再生回用和河流生态修复工程,降低入河污染负荷,提高河流环境容量,提高河流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
针对淮河流域闸坝多、水旱灾害频繁、污染重、水环境风险高等问题,可建设淮河天地空一体化水环境监测网,建立高精度、高密度、分布合理、实时动态、覆盖淮河流域的水质—水量—水生态信息动态监测网,以闸坝型重污染河流水质—水量—水生态联合调度技术为基础,加强淮河水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闸坝群科学调度能力,有效防范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发生,保障河流生态用水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