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2-12-22 23:11:32,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经常用的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我们经常听过,也很容易理解。但是,在抗日期间,中国军队实际上经常用的确实“麻雀战”,听起来很抽象,却非常实用。那么,麻雀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战术?
什么是麻雀战?
麻雀在觅食飞翔时,从来不成群结队,多半是一二只,三五只,十几只,忽东忽西,忽聚忽散,目标小,飞速快,行动灵活。
麻雀战,是中国民兵常用的以弱胜强的游击战法。由民兵组成战斗小组,忽来忽去,忽聚忽散,主动灵活。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抗日战争中,抗日根据地民兵,时而三三两两,时而成群结队,出没在山野密林,狭谷隘口,地道暗洞,青纱帐里,像麻雀啄食那样,东一枪、西一枪,出敌不意,乘隙而入,扭住敌人,一阵猛打。
敌人反击时,就立即撤离,隐蔽得无影无踪。敌人撤退时,就呼啸而来,枪声四起,杀声遍野。使敌人打又打不着,追又追不上,吃又吃不好,睡又睡不香;陷入心神不宁,狼狈不堪的境地。
麻雀战有三种手段
一是袭击,打击驻守之敌,民兵利用人熟地熟的有利条件,摸清敌人的各种情况,抓住敌人的活动规律,乘敌不备,突然袭击。
二是伏击,在敌人必经之路,设下伏兵,拦头斩腰打尾巴;几个人引敌人入套,用排枪、地雷大量杀伤敌人。
三是阻击,采取分散隐蔽,瞅准时 机,用冷枪杀伤敌人。民兵用这种方法,常常使敌人遭受伤亡,却不知道子弹是从哪里飞来的。对于离队、掉队的单个敌人或者少量敌人,以及敌人据点 周围的哨兵、警卫等,更是民兵开展麻雀战捕捉和射杀的对象。
刘伯承总结出来的麻雀战
1937年11月26日,日军步兵500人和1个骑兵连向山西长治县附近的范村进犯。八路军第129师第771团以一个连的兵力,分散埋伏在10多里长的山地、道路附近,三人一组,五人一群,飘忽不定,时聚时散地打击敌人,经过几小时的战斗,消灭日军近百人,击毁军车1辆。
时任129师师长的刘伯承风趣地说:“不要小看这个‘麻雀战’,有时一只‘麻雀’也会闹得敌人团团转哩”。
1938年7月7日,刘伯承在《129师抗战一周年战术报告》中,专门提到范村战斗,称之为“发明了打麻雀仗”,从此产生了“麻雀战”这个名称。后来我各地游击队和民兵经常出没于敌人行军纵队的四周,把兵力零星散布得很开,利用良好的隐蔽,不断向敌人射击,打得敌人防不胜防、惶惶不可终日。
这位战斗英雄将麻雀战运用的出神入化
1944年,当时的战地文艺团体冲锋剧社创作出歌曲《歌唱李殿冰》,以称颂这位乡野间走出的民兵英雄。在这首由陈陇作词的歌中唱道:敲起鼓来咚格隆咚,听我来歌唱李殿冰。麻雀战术运用得好,机动灵活象飞鹰。抓住了敌人不放手,一枪一个弹穿胸……
那么,李殿冰是谁?为何他使用的麻雀战被用到了歌词中?
李殿冰,1913年生,曲阳尖角地人。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民兵著名战斗英雄。李殿冰矢志革命,对党忠诚,他常说:“为了革命的胜利,掉脑袋也不怕。”抗日战争时期任尖地角村党支部书记、民兵队长和联村民兵中队长。他经常带领民兵出没于山野密林、青纱帐中,采用忽聚忽散、时东时西的机动灵活的“麻雀战”,不停地袭扰和打击日伪军,配合八路军作战。1941年8月,他用自制的“大抬杆”炸死炸伤日军30多人。1943年9月,日军1000余人包围曲阳县尖地角附近几个村庄,他混入被日伪军驱赶的民工人群中,摸到敌人将要偷袭驻武家湾村八路军2团的企图,抄近路送出情报。继而带领民兵占领有利地形,预设埋伏,同时向南、北两面进攻的日伪军射击开火,制造日伪军双方误会,引其自相攻打,致敌重大伤亡。打得日伪军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先后毙伤敌58人,炸死战马3匹。在3个多月的反“扫荡”作战中,他率领民兵游击组作战27次,共毙伤日伪军267人。他作战勇敢,机智灵活,荣立大功3次。1944年2月,出席晋察冀边区战斗英雄战斗模范代表大会,被边区政府授予“神枪手”和“二等战斗英雄”称号,赠予“太行勇士”匾额。在作战间隙,他积极组织民兵开荒生产,被抗日民主政府评为“劳动英雄”。1950年9月,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71年离职休养,离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北省新乐县人民武装部部长。
1982年7月病逝。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