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2-12-22 23:11:32,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来中国访问,周总理在国宴的餐桌上,拿出了自己珍藏了30多年的茅台酒。
周恩来和尼克松
“这茅台酒真不错。”虽然被浓烈的茅台呛了一下,但尼克松仍然连连喝了好几杯。直到周总理说这酒纯度特别高,有50多度,喝猛了容易上头,尼克松才停了下来。
为了证明这确实是好酒,周总理现场做了个小实验,看得尼克松目瞪口呆,直呼:“太神奇了!”
中国访问结束后,周总理送了几瓶茅台酒给尼克松,让他带了回去。
有一次,尼克松在和家人一起吃饭时,拿出一瓶茅台,并对女儿说,要给她变一个在中国学习到的魔术,结果却差点儿把白宫烧了。
事后,尼克松实在想不明白,为何看周总理做实验时那么简单,自己却差点儿引发一场火灾呢?
跨越海洋的和平之手
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一直想改善中美关系。他在就职演说的大会上,隐晦地表达了不想再与中国敌对,想要两国建立友好关系的想法。
随后,我国将尼克松发表讲话的内容刊载在了《人民日报》上,借此表达中国对美国政策的新思路。
尼克松
1970年9月,尼克松接受了《时代周刊》的采访,他在采访时明确提出:“如果我在去世前有什么事是必须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这一生达不成心愿,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去。”
1971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记者斯诺登上天安门的国庆观礼台。事后,毛泽东表示,这是个“试探气球”,用来探探美国的虚实。
12月18日,毛泽东亲自接见斯诺,他让斯诺向尼克松捎信:“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非常欢迎,也愿意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吵架也好,不吵架也好;就算当作来中国旅行也可以,作为总统来谈判也可以。总而言之,都行。”
毛泽东邀请美国记者斯诺登上天安门的国庆观礼台
得到确切信号的尼克松,异常兴奋,他为这次访问中国做了充分的准备。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点,尼克松乘坐的美国专机降落在了北京机场,前来迎接的是周总理及其代表团。
本来毛泽东主席是想要亲自迎接尼克松的,但考虑到主席的身体,最终决定由周总理前去迎接。
看到前来迎接的周总理,尼克松走下舷梯,主动将手伸向了周总理。周总理见状,赶忙迎了上去。双方握手的那一刻,周总理说的一句话,让所有人佩服总理的机智:“总统先生,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我们有25年没有交往了。”
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握手
这一幕也被当时随行的摄像人员抓拍,永远印刻在了中美交往的史册中。
后来,尼克松的女儿还向大家爆料,飞机快要降落时,尼克松就问身边的人,周总理穿的什么衣服。得知周总理穿了一件大衣时,尼克松在下飞机时也穿上了大衣。
通过这个小小的细节便可得知,尼克松的此次访问正如他主动伸出的手一样,代表着和平和友好。
而中国对尼克松的此次访问,同样十分重视。
尼克松在周总理的陪同下,开始检阅前来迎接的仪仗队。按照惯例,迎接别国总统的仪仗队人数都是150人,牌面是50人。
这次为了表示中方的友好态度,仪仗队扩大到了371人,牌面也变成了120人。
周恩来总理陪尼克松检阅仪仗队
看着排列整体的迎接队伍和一个个挺拔威武的解放军战士,尼克松感受到了中国最高礼仪的接待,他十分开心地对周总理说:“中国仪仗队非常出色!”
随后,周总理和尼克松等人坐上事先安排好的“红旗牌”轿车,前往钓鱼台国宾馆。
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行驶着,尼克松看着路两旁并没有设置任何欢迎他的标语或群众,他有些不悦。
不过,他心里也知道,如今中美还没有正式建交,中国怎么可能用建交之后的接待规模迎接他呢?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交谈
而这正是周总理的安排,他希望中国以不卑不亢的姿态面对尼克松的访问,在两国没有正式建交之前,不设置盛大的欢迎仪式,道路两旁也不安排群众队伍。
不过,为了展示对建交的诚意,我国在宴会的安排上还是拿出了国宴的标准。在尼克松来中国之前,大家为选择什么菜系招待尼克松讨论了好长时间。
考虑到尼克松可能吃不惯中餐,周总理最终选择了大部分人都能接受的淮扬菜。
确定了主要菜系后,毛泽东还着意添了三道菜,其中有一道菜别有深意。
另外,周总理为了欢迎尼克松,还做了哪些贴心的安排呢?
我们接着往下看。
毛泽东着意添的三道菜
在钓鱼台国宾馆简单休息后,尼克松夫妇在周总理的带领下,来到了为他们准备的午宴上。
除了一些贵重的菜系外,毛泽东安排人特地添了烧滑水、鱼翅仔鸡、牛排这三道菜。
值得一提的是烧滑水这道菜。
烧滑水
一般来说,外国人都不太喜欢吃刺多的鱼,在这种盛大的场合,他们更不喜欢这种吃起来麻烦的菜品,而且一直吐鱼刺在他们看来是很不优雅的举动。
那毛泽东为何还要执意加上这道菜呢?
尼克松刚开始听说这道菜名叫烧滑水,一脸好奇地吃了一块,吃到鱼刺时,他开始面露不悦,皱起了眉头。烧滑水是用青鱼的尾部做的,鱼的尾部刺特别多,这对尼克松来说,着实是一种考验。
后来,周总理解释了毛泽东之所以执意添加这道菜,就是因为青鱼的尾部是其全身最有劲的部分,当它在水里游泳时,靠的就是尾部的力量。毛泽东说,鱼的尾部就相当于一条船的舵和推进器。
尼克松用筷子吃饭
聪明的尼克松即刻就明白了,毛泽东是想借这道菜向他表明,希望两国关系能更加有力地向前推进,甚至通过两国关系推动世界的发展。
这既是毛泽东的期许,也是尼克松此行的目的。
了解了真实原因后,尼克松便高兴地吃下了这道烧滑水。
吃过午餐后,周总理本来安排了尼克松夫妇去宾馆休息,可在此时,中南海那边却传来消息,毛泽东想见见尼克松总统。
听到毛泽东想见自己,尼克松也当即表示,他也想见毛泽东。
于是,下午2点半,尼克松去了毛泽东所在的中南海。
毛泽东主席和尼克松握手
尼克松本来以为毛泽东会在富丽堂皇的大厅会见自己,没想到,他来到中南海后,却被领进了一个陈设和布局都很简单的房间,这就是毛泽东的书房。
彼时的毛泽东已经是79岁的高龄了,而尼克松才59岁,两个国家的领导人一见面,就深深握住了对方的手,足足握了1分钟之久。
落座之后,毛泽东毫不掩饰自己的虚弱:“我现在说话不太利索了。”
此前,毛泽东刚刚生了一场大病,医生是不建议他再为工作劳心伤神的。不过,毛泽东仍然放心不下,得知尼克松已经到中国,他一大早就起来,让身边的警卫员给自己梳头、洗漱、整理着装。
考虑到主席的身体,本次会谈原本定的也只有短短的15分钟,但主席见到尼克松后,显得精神很好,他们足足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交谈。
毛泽东主席和尼克松交谈
当尼克松问毛泽东关于台湾、朝鲜等问题时,毛泽东摇了摇头:“这个问题你去和恩来谈,我们今天只谈哲学问题。”
会谈结束后,毛泽东让秘书拿了四两大红袍的茶叶送给尼克松,尼克松收到后表现得有些不高兴。
要知道,他来之前可是为了要送中国领导人什么礼物而耗费了心思,在几番纠结之下,他才决定送一对天鹅形状的瓷器。
这对瓷器作为美国国宝级的艺术品,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尼克松也认为,“中国”的英文叫法“China”,当“china”的第一个首字母不是大写而是小写时,它还表示“瓷器”之义。
天鹅造型瓷器
瓷器作为中国的代表之一,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出口到了西方国家,在当时是上流社会的标志,代表着身份和地位。
再者,天鹅本身就是和平和友好的象征。他送这样一份礼物,足见他对两国关系的重视和用心。
所以,当尼克松看到毛泽东的礼物时,显得有些不开心。他认为,毛泽东的礼物太简单,也显得有些小气了。
一旁的周总理察觉到了尼克松不悦的情绪,他对尼克松说道:“总统先生,大红袍在中国李朝历代,都是皇家贡品,极其珍贵和稀有,有时候一年也只能收获八两。主席一次就送了你四两,相当于是回赠了你‘半壁江山’啊!”
一席话说得尼克松喜笑颜开,不悦的情绪也一扫而光。
周总理的睿智和中国的一切都给尼克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周总理更是为尼克松准备了一系列的惊喜,其中,国宴上的茅台酒和周总理变的“戏法”更是让尼克松为之惊艳。
尼克松就着茅台酒,用筷子吃中国菜
与毛泽东会谈完,已经接近晚餐时间了。为了欢迎尼克松夫妇,周总理按照中央指示,在人民大会堂安排了盛大的晚宴。宴会的全程通过卫星直播,现场的所有画面都实时传到了世界各地。
尼克松夫妇走进人民大会堂时,《美丽的亚美利加》和《牧场上的家》两首美国歌曲响了起来,这是周总理的特意安排,为的就是让尼克松有回家的亲切之感。
听到歌曲响起时,尼克松夫妇感到非常意外,他们没想到,在中国的领地,在中国的宴会上,中国领导没有使用本国的音乐,而是用了美国的音乐。而且,尼克松在就任总统时,奏响的就是《美丽的亚美利加》这首歌。
尼克松感受到了被中国极为重视的滋味,他很高兴,也很兴奋。
当他看到宴席上的菜肴时,他再次感受到了被重视的感觉,实际上,这种感觉在宴会的全程一直萦绕着他。
周恩来总理为尼克松布菜
为了准备这次晚宴,周总理可是费尽了心思,宴席上总共有几十道菜。其中有9个凉菜、6个热菜,还有7样点心。考虑到尼克松夫妇身为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周总理还安排人特意添了黄瓜片、面包、黄油、中式香肠等食物。
周总理事无巨细,他想到美国人不会用筷子,还特意在宴席上摆上了刀叉。
菜上得差不多时,周总理开始为尼克松布菜。尼克松接下来的举动,令所有人大吃一惊,他没有拿旁边的刀叉,而是拿起了作为备用的筷子。
周总理满怀疑惑地问道:“总统先生会用筷子吗?”
“当然,为了体验中国美食。”尼克松颇为骄傲地回答道。
尼克松用筷子吃中国菜
原来,在确定访问中国后,尼克松特意练了一段时间用筷子吃饭。他的这一举动也通过卫星直播,传到了世界各地,大家都夸尼克松有风度、不失体面。
“我想送你这个。”周总理在与尼克松边吃边交谈时,指着桌子上的烟盒说道。
尼克松不解:“你要送我……香烟吗?”
总理摇摇头,又指了指香烟上画着的熊猫说:“我是说送你们两只熊猫。”
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异常珍贵,只有中国才有。
尼克松愣了一下,随即激动地对他的夫人说:“你听见了吗?周恩来总理说要送我们两只熊猫,真正的熊猫。”
我国国宝大熊猫
周总理的这一举措,也让在电视机前的美国人兴奋得跳了起来,《华盛顿邮报》更是立刻发出评论:“周恩来的两只熊猫,一下子就把美国人的心征服了。”
晚宴进行到这里,周总理觉得可以开始举杯畅饮了。他示意身后的服务员,将酒和酒杯端上来。
周总理将酒瓶打开,一阵芳香馥郁的酒香就飘满了整个宴会。周总理热情向尼克松介绍道:“这是我们的茅台酒。它的纯度很高,有50多度呢!”
尼克松看了看,这酒跟白开水一样,没什么区别啊。周总理端起酒杯,示意尼克松举杯。尼克松见状,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结果没喝过茅台的他被呛得不轻,此刻他才知道茅台的厉害。
随后,尼克松竟然越喝越上瘾,茅台醇厚绵长的后味,让他回味无穷。他接连喝了好几杯,很快脸就红了。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对饮茅台酒
周总理见状,说道:“茅台纯度高,喝了很容易上头啊!”尼克松这才放下酒杯,说道:“这酒真不错。”
“我听说一个笑话,说一个人喝多了,想点根烟抽,结果火柴刚点着,他自己就爆炸了。这是真的吗?”
听到尼克松的发问,周总理不紧不慢地掏出火柴,“唰”地一下,在自己的酒杯上一晃,酒杯里的茅台瞬间就被点燃,发出了淡蓝色的火光。
尼克松被周总理的“表演”震惊了,他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道:“这酒简直可以做阿波罗飞船上的酒精燃料了!”
周总理听后哈哈大笑,他们欢快地碰杯。尼克松一边喝着茅台酒,一边用筷子吃着中国菜。其中,有一道叫白袍虾仁的菜,被尼克松一个人吃完了。这道菜后来也成了中国名菜。
可以说,是尼克松捧红了这道菜也不为过。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碰杯
在与尼克松对杯畅饮的过程中,尼克松已经和红了脸,周总理却面不改色心不跳。
对此,尼克松问周总理:“你是不是能喝很多?”
周总理哈哈大笑:“红军长征的时候,我有一次一下喝了25杯!”
“那杯子可比这个大得多。”周总理举起手中的酒杯说道。
尼克松点了点头:“我听说,红军长征途中,有一次经过茅台镇,将镇子里的酒全部喝光了。”
提到红军长征,周总理的眼睛里好似有星星在闪烁:“这是事实。茅台酒是我们中国男人的最爱,不仅如此,它还能阵痛、解毒、消毒。”
“那我们就为茅台酒干杯吧!”尼克松高兴地说道。
这场宴席在一片觥筹交错中圆满地结束了。
《联合公报》
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公报》,两国正式建交。
尼克松在《联合公报》发布后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在中国待了一周的时间,这一周足以改变世界。”
随后,尼克松登上了回美国的专机,和他一起去美国的,还有周总理赠送的几瓶茅台酒。
回到美国后,尼克松开始向身边人分享这趟中国之旅,在与家人的一次会餐中,他兴奋地对女儿说:“我给你表演一个在中国学到的魔术。”
女儿满脸期待的等着看尼克松的魔术表演,只见尼克松拿出一瓶茅台酒,倒在盘子里,尼克松可能还没掌握好倒白酒的力度,不小心将酒倒在了桌布上。
尼克松
随后,尼克松拿出火柴,他学着周总理的样子,“唰”地一下在盘子上晃了一下,盘子里的白酒瞬间被点燃了,发出幽蓝的火光。然而,洒在桌布上的白酒也被点燃了,尼克松和所有人来不及反应,火势越烧越大……
还好在白宫外的安保人员看到了屋内的火光,迅速拿着灭火器进来,扑灭了大火。
事后,尼克松开始自我反省,他喃喃自语:看来没学到精髓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