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2-12-22 23:11:32,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撰写千古名作《悯农》的李绅,为何忘记了悲天悯人的“初心”?
唐朝是诗歌发展繁荣兴盛时期,这与唐朝快速发展的经济文化分不开。特别相对开放的唐朝文化,让更多的人都能够学习文化知识。
同时受唐朝诗歌气氛的渲染,很多文化大家都做出了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和边关战争频繁,到了中唐时期逐渐衰落。
“安史之乱”使很多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唐朝的繁荣稳定局面从此不复存在。中唐时期各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之后曾有过短暂的安宁。
百姓们终于可以安心的回家耕种田地,然而宦官专权、苛捐杂税、自然灾害等却让百姓民不聊生。
《悯农·其一》的悲剧是唐朝走向衰落的缩影
《悯农》是流传比较广泛的一首唐诗,也是现在儿童启蒙的必学诗歌。简单的诗句直接描述百姓生活的不易。
悯农的“悯”是怜悯同情的意思,也表示世人对百姓贫苦生活的感叹,“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悯农·其一》诗句的解释和分析
百姓们经历多年的战乱之苦,终于迎来了短暂的盛兴。他们望着曾经养育自己的沃土,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
于是便有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到了春季万物复苏,农民们将一粒种子种到田地里。“粟”就是人们当时吃的谷子,希望到了秋天能够收获更多的粮食粮食,这样百姓看到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四海无闲田”更是直接了当的描述了百姓们丰收的景象。整个大唐国土四海之内没有任何闲置的土地,说明百姓们已经将所有的土地都种上了粮食。希望等到秋天粮食得到丰收了之后,一家老小便能过日子平安安宁的日子。
最后一句是诗歌的转折,也是这首诗的主要意境。既然都已经“四海无闲田”了,可是“农夫犹饿死。”通过简单的诗句表达了残酷的社会现实,百姓们在自己的田地上贡献无穷的力量,只希望能够衣食无忧。
然而残酷的封建统治阶级,利用自己的权势剥削劳动人民,即使农民用他们勤劳的双手耕种粮食,最后还是两手空空,导致被饿死的悲惨结局。
2、《悯农·其一》所反映的历史背景
《悯农》诗篇简洁却能够直抒胸臆,直接反映出中唐时期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从“四海无闲田,农夫又饿死。”
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残酷性和对百姓的压榨。而且也写出了生活于底层的老百姓的无奈与忧愁。
中唐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繁荣已经一去不复返。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中唐时期朝纲混乱,当时的统治阶级和官吏中饱私囊,贪官污吏居多,并设立了许多苛捐杂碎,剥夺百姓的劳动成果。
3、《悯农·其一》真实刻画社会现实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真实的体现了当时百姓生活。即使勤勤恳恳的耕种,却仍不能够填饱肚子最后惨遭饿死。这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所写,《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通过诗句描写不难看出当时的统治阶级极其残暴,将百姓辛辛苦苦种植的粮食全部收刮囊中。即使这些粮食在仓库中发霉烂掉,百姓们却过着食不果腹的困苦生活,这也是中唐时期国家走向衰落的真实写照。
《悯农·其二》表现对农民的同情和内心愤慨
《悯农》一共有两首诗都形象地,描写出了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然而这些辛苦劳动并没有换来大量的食品。这些用汗水换来的粮食,被统治阶级铺张浪费,通过通俗朴质的语言,表达了残酷的社会现实。
1、《悯农·其一》诗句的详细解析
《悯农·其二》诗句简洁朴实句句情真意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今这首诗已经成为教育下一代的典范,然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却令人同情和悲悯。统治阶级将百姓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全收在自己的粮仓里,却处处铺张浪费,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悯农》通过简短的词语,生动形象的描写劳动人们的辛苦生活,“锄禾日当午”写出了人们在地里辛苦劳动的时间。在正午烈日当空人们都在乘凉或者品茶的时候,百姓们却在地里辛勤工作。
“汗滴禾下土” 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百姓生活艰辛,烈日照射下汗水不断的流下来。可是百姓却执着的为天地施肥、浇水、除草。
希望小苗能够快速长大收获更多的粮食。最后一句峰回路转“谁知盘中餐,处处皆辛苦”。统治阶级每天饮酒吃肉,会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吗?看似疑问句却也是肯定句,直接表达诗人内心的愤慨。
2、《悯农·其二》的写作意境
每一首诗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诗人并不是简单的阐明农民劳作的过程,主要通过诗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悯农》这两首诗都通过鲜明的对比让读者引发深思。“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通过“烈日”、“汗水”表达农民耕作的艰辛。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和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耕种粮食的人辛苦劳作,享受果实的人却不珍惜。直抒胸臆的表达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同时也是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悯农》两首诗表达意境相似,既是对他人的悲悯也是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慨叹。
曾经悲天悯人的李绅却忘记了“初心”
《悯农》两首诗千古流传,通过简单的诗句直接表达了人们生活的不易。提起《悯农》我们就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李绅。
李绅字公垂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宰相。李绅的祖父也曾做过宰相,然而李绅的生活却几经波折、孤苦无依。六岁失去了父亲从此和母亲相依为命,也曾尝遍人间冷暖二十七岁考中进士然而仕途却不顺畅。
1、《悯农》写作契机
李绅自幼勤奋学习考上进士了之后一直在翰林院任职,一连几年都没有升职的迹象。有一年夏季李绅回乡访友,遇见了自己的好友浙东节度使李逢吉。
由于多年不见二人以诗会友,李逢吉慨叹自己的官场生涯,于是提笔写下了“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
李绅将自己的目光落到田中忙碌的农夫身上,便写下了《悯农》这两首诗。李逢吉表面上拍手称赞,却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作为扰乱朝纲的诗句上报皇帝。
然而皇帝却十分欣赏李绅的悲天悯人之情,因此得到了晋升从此仕途顺畅。
2、官场让李绅看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李绅凭借着《悯农》可以说平步青云,皇帝自认为“久居高堂,忘却民情”。对李绅的诗作尤为欣赏,所以也开始信任和重用李绅。然而官场的黑暗和险恶,通过几句诗词并不能改变。深居庙堂却看见了朝廷的清雅和人心险恶,李绅性格也逐渐有所改变。
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莘莘学子,李绅也曾经想要通过自己的能力为君解忧使百姓脱离苦海。李绅开始为官时一路步步为营、心惊胆战,官场同僚的相互奉承和穿金戴银的奢侈生活,让曾经悯农感伤的“初心”逐渐消失殆尽。
3、封建官场大染缸让人泯灭“初心”
李绅所写的《悯农》诗句,读起来让人十分感动,用简单的文字表达了悲天悯人之心。然而步入官场的李绅,并不是百姓所想象的那种好官。久居官场之后李绅不在“悯农”,逐渐变得奢豪和贪图享受。每天花天酒地其腐败令人发指,这和李绅的官场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
李绅在二十七岁就中了进士,在古代也算是少年得志。然而中唐时期官场腐败风气日趋严重,李绅对这种官场生活耳濡目染。
并受这种不良风气的侵蚀,对早期的经历和悲悯之心忘得一干二净,成为一个让百姓谈之色变得腐败分子。
4、官位升迁自傲心理滋生蔓延
李绅仕途生涯并不是很顺畅,曾经受到李逢吉的陷害,被贬到贵州做司马。唐敬宗期间又迁到滁州、寿州刺史。
到文宗年间李绅先后出任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浙西观察使、河南尹、汴州刺史兼宣武军节度使等职。几经升迁和官场生活的转机,让李绅内心滋长了自傲和邀功的心理,曾自立以碑文夸耀自己的功德。
李绅在为官参政方面有许多不足,除了官场的大染缸着色之外,和自己本身的品德也有一定联系。李绅此人比较薄情遇到棘手事情以自己的利益为主。
《新唐书·韩愈传》云:“时宰相李逢吉恶李绅,欲逐之,遂以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诏不台参,而除绅中丞。绅果劾奏愈,愈以诏自解。”
5、李绅奢靡生活令人愤慨
李绅从一个对农民十分同情的诗人,变成令人愤慨的残暴官吏。具有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但和当时的社会风气分不开。
在当权者的领导下官吏腐败现象层出不穷。李绅在担任节奏史的时候,还不断的向百姓征收大量的苛捐杂税,百姓大多背井离乡。
然而李绅却说“手捧麦子,饱满的麦粒自然会留下,随风飘走的都是秕糠。”李绅的个人生活也是非常的奢侈,相传李绅非常喜欢吃鸡舌头,所以每餐都要杀上百只活鸡。
他只吃鸡舌头这一部分,后院儿鸡的尸体堆积如山,这也映衬了杜甫所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李绅的奢靡和自大最终也为其付出了代价。皇帝得知李绅的一系列恶行之后,判他“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
也就是说李绅的子孙后代都不能够考取功名。虽然当时李绅已经作古,但其行为和品德却受到世人唾骂,后代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结 语
《悯农》的悲哀无奈和作者李绅的前后变化,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笔者认为生而为人注意个人的言行举止,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诗情。
做事情要不忘初心也不能人云亦云。虽然李绅的前后变化,可能与官场制度、封建思想有一定关系。但是也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