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和除夕节的由来、习俗、诗词
七夕节
由来:七夕节源自民间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相传,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上的织女与牛郎会在鹊桥相会。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
祈福许愿
乞求巧艺
坐看牵牛织女星
祈祷姻缘
储七夕水
诗词: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端午节
由来:
初源于古代百越地区对龙图腾的崇拜与信仰。
后源于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自尽。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
赛龙舟
挂艾草与菖蒲
拜神祭祖
食粽
放纸鸢
拴五色丝线
佩香囊
诗词: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中秋节
由来:
一说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
祭月
赏月
拜月
吃月饼
赏桂花
饮桂花酒
诗词: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重阳节
由来: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季秋有丰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动。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习俗:
登山秋游
摆敬老宴
赏菊
辞青
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都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