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是江南地区特有的一种节日小吃,一般在清明节前后食用。其寓意主要有:
清明节吃青团是一种风俗习惯,相传源自清朝太平天国时期。据说,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清兵追捕,一位农民将他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田。为了避免清兵盘查,农民将艾草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青团。李秀成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还能躲避追捕,于是太平军将这个方法传开,清明节吃青团的风俗由此流传下来。
青团主要流行于我国江南地区,尤其是江浙沪一带。这些地区的每年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青团,作为春游小吃或祭祀用品。
虽然青团一般在清明节前后食用,但冬天也能找到青团,不过数量较少。一般来说,冬天的青团都是市场贩卖的,而非自制的。原因是艾草在冬季不易生长,所以制作青团的原材料难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