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山东省,清明节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习俗。下面介绍几种山东清明节的代表性习俗:
在青岛,清明节期间有荡秋千的习俗,尤其是闺中女子。据说,这源于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介子推随晋文公流亡在外,割股救主。晋文公复国后,却忘记了介子推的恩德,介子推一怒之下隐居于绵山,最终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民间便有了在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希望能够荡出介子推的冤屈。
早时青岛就有在清明节做面燕的习俗。相传为了纪念介子推,民间还将面燕称为介推燕。面燕是用面粉加水揉成面团,然后擀成薄饼,切成菱形或方形,煮熟后捞出,再加汤、蔬菜等配料。面燕的寓意是希望能够驱邪降福,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自古以来,清明节前后,青岛就有放风筝的习俗。到了这个季节,村里的青年男女、少年儿童都结伴到山间、田野上,到比较空旷的地方放风筝。放风筝不仅可以娱乐,还有除灾祛病的寓意。据说,风筝飞得越高,就越能带走疾病和灾难。
除了以上提到的习俗外,山东清明节还有其他一些风俗,如踏青、扫墓、祭祀先人、吃清明果等。这些习俗都体现了山东人民对先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