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是人类为了记录时间而制定的系统。根据参考的天体,历法可分为阳历和阴历。本文将深入探讨阳历和阴历的计算方法,帮助您理解这些历法背后的科学原理。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而定的历法。现行的公历是国际通用的阳历。
阳历采用回归年作为制历之年。为便于记忆,有歌诀如下:
地球绕日一周年,要知时间有多少? 三六五日加五小,四十八分四六秒。
一年从一月一日开始,至次年一月一日结束。一年本应等于回归年,但为方便计算,阳历每年定为365日。每年的剩余部分(5时48分46秒)累积到四年约为一日,因此每四年增加一日,称为闰日,该年称为闰年。其他年份称为平年。
闰年的置闰规则:
每四年置一闰,每400年减三闰,可大致弥补阳历与回归年之间的差距。
阳历的岁首,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定为一月一日,即地球距太阳最近的近日点。
阴历是以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而定的历法。传统上使用的阴历称为农历。
阴历采用朔望月作为计算单位。
每月以合朔之日为首日,称之为初一。一年以立春之朔日为岁首。
地球绕太阳一周,相当于月球绕地球12次又1/3。一年内月数不能有奇零,因此阴历一年通常只有12个月,称为平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称为闰年。
阴历闰月为有节无气之月。二十四节气中,共有24个节气,其中有12个节气在月份中,称为有气之月;其余在月份之外的节气,称为无气之月。
闰月的置闰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