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
阳历也称为太阳历,它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称为回归年)来制定的历法。回归年的长度大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
为了方便计算,阳历通常将一年定为365天。但这样一来,每年都会余出5小时48分46秒,这些余数每4年就会累积成1天。因此,阳历每4年就设置一个闰年,闰年有366天,其他年份称为平年,有365天。
为了进一步减少误差,阳历还制定了百年不闰、4002小时44分2秒8。为了便于记忆,可以记为:
廿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
闰月计算方法
19年置7闰,平均每2.7年置一闰。
闰月被安排在没有节气的月份(即“无节月”)。
阴历阳历区别
| 特征 | 阳历 | 阴历 |
|---|---|---|
| 制定依据 |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间 |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时间 |
| 岁首 | 1月1日(近日点) | 立春的朔日 |
| 年长 | 365天(平年)或366天(闰年) | 354天(平年)或384天(闰年) |
| 月长 | 30天或31天 | 29天或30天 |
| 闰年 | 每4年一闰,百年不闰,400年再闰 | 每3年一闰,19年置7闰 |
结语
以上就是阳历和阴历的计算方法。阳历和阴历都是历法,但由于制定的依据不同,所以它们的年长、月长和闰年规则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