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文术语中,阴历是指根据月球的相位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一个月为月球绕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的时间,大约为29.5天。阴历主要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有12个历月。
农历是一种阴阳历,兼顾了月相和太阳回归年的周期。它既有阴历的月相特征,又有阳历的太阳年特征。农历又被称为华历、夏历、汉历和中历等名称。
虽然人们通常将农历称为阴历,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农历不是单纯的阴历,而是阴阳历的一种。它既考虑了月相周期,也考虑了太阳回归年的周期。
农历是中国目前与公历并行使用的一种历法。除了清明节是按照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清明制定的以外,中国其他传统节日都是以阴历制定的。至今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和民族多仍庆祝农历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
阴历和农历虽然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它们是不同的历法系统。阴历强调月相周期,而农历则兼顾月相和太阳回归年周期。我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应称为阴历,而应称为阴阳合历或阴阳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