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又称十二属相,是古代中国人用来纪年的十二种动物。它们分别代表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生肖的起源说法颇多,主要有以下两个:
十二生肖不仅用来纪年,还与中国人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在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自己的生肖会影响运势、性格和命运。
十二生肖诗最早见南朝诗人沈炯的《十二属相诗》,生肖依次嵌在句首: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宋代有朱熹的《读十二辰诗卷掇其余作此聊奉一笑》:
夜闻空箪啮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 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 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 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 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鹍鸡鸣角角。 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比朱熹稍早的葛立方作《赠友人莫之用》,四句一换韵:
抱犬高眠已云足,更得牛衣有余燠。 起来败絮拥悬鹑,谁羡龙髯织冰縠。 踏翻菜园底用羊,从他春雷吼枯肠。 击钟烹鼎莫渠爱,小芼自许猴葵香。 半世饥寒孔移带,鼠米占来身渐泰。 吉云神马日匝三,樗蒱肯作猪奴熊。 虎头食肉何足夸,阴德由来报宜奢。 丹灶功成无跃兔,玉函方祠缘青蛇。
明代诗人胡俨在《列朝诗集》里也有,句句用典:
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 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 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丘。 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牧豕海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