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和阳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各有其特点和用途。
定义
阴历:
-
以月亮的月相周期为基础来安排的历法。
-
一月以朔望月为基础,即月球绕行地球一周的时间(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
-
一年为十二个历月。
阳历:
-
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基础来安排的历法。
-
一年为 365 天 5 小时 48 分 46 秒。
-
平年计为 365 天,闰年为 366 天,四年一闰。
时间差异
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行,因此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中的历,即是所谓阴阳合历,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即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 30 天,小月 29 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
计算依据
阴历:
-
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 27 日 7 小时 43 分 11 秒半。
-
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 29 日 12 时 44 分 2 秒 8,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阳历:
-
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
-
一年分做 12 个月,大月 31 天,小月 30 天,二月只有 28 天。
-
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 1 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这一年叫做闰年,故而闰年的二月有 29 天。
区别
区分阴历和阳历可以按以下几点:
-
叫法:阴历又叫农历,阳历又叫公历。
-
时间快慢:阳历过得较快,阴历过得较慢。
-
天数:阴历大月是 30 天,小月是 29 天;阳历大月是 31 天,小月 30 天,2 月是 28 或 29 天。
总结
阴历和阳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各有其特点和用途。阴历以月相周期为基础,但不能反映季节的变化,因此后来制定了阴阳合历,如夏历,以调整四季。
阳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基础,准确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在国际上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