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就是公历:我们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国际上公用的历法,即公历。它是以一个太阳回归年作为一年,然后分为十二个月(月份数有31天、30天、29天几种,均是人为规定),称之为太阳历,即阳历。
除公历外,我国保留了自夏朝以来一直使用的历法:夏历,它是以十二个月亮公转周期作为一年,这样一年的时间比一个太阳回归年要少十多天,故又通过置闰的方试使二者保持一致,称之为太阴历(月亮号称太阴)。它还包含着二十四节气等历法知识,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因此亦称为农历。
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采用西方的公历,俗称新历,1949年后正式采用公元纪年。阴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一个月称为朔望月,以朔日和望日为标志。中国的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通常称为农历。阴历与阳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为了避免节日季节错位,中国历法采用了置闰法,每19年设置7个闰月,闰年有383或38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