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记时方法,将一年分为十二个部分,每个部分用一个动物来代表。十二生肖的顺序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关于十二生肖的由来,有一个传说: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只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结果老鼠忘了,从此猫见老鼠就寻仇。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偷偷爬上牛背占先机。虎和龙不服气,被封为山神和海神,排在牛的后面。兔子不服,要和龙赛跑,兔子跑到龙前面。狗不乐意,一气之下咬伤兔子,被罚倒数第一。蛇、马、羊、猴、鸡之间还经过一番较量,最后猪跑来占据末席。
十二生肖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先民常用某种动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例如:夏族的图腾是熊或鱼,商族的图腾是玄鸟,周族的图腾则有龙、鸟、龟、犬、虎诸说。
十二生肖除龙为虚幻之物,其余皆是日常可见。其中可分两类,即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和六兽(鼠虎兔龙蛇猴),前者是人们为了经济目的而驯养,后者则一定程度骚扰人类生活,先民对其心生畏懼的动物。因此这些动物被作为本氏族的名号标记来崇拜。
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根据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方位而定。一般来说,十二生肖的排列次序如下:
这个排列方式源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星空的观测和研究,认为十二生肖的动物与星宿有关,有一定的星象意义。同时,这个排列方式也便于人们对十二生肖进行记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