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主导定义是活动论,即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总和。这个定义从广义的角度指明了幼儿园课程的全部内容,即幼儿在园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幼儿园课程的范畴。
特点
(一) 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幼儿处于3岁以上的学龄前阶段,他们需要学习自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因此,幼儿在园的进餐、盥洗、午睡等活动都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课程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环节之中,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转换过渡与收拾整理、进餐、盥洗、午睡以及入(离)园等。
(二) 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幼儿园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上课,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是幼儿园课程不同于中小学的又一特点。
(三) 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幼儿园课程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为主。这是因为幼儿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环境中的事物的,即用眼睛看到物体的外形,耳朵听到声音,舌头尝到味道,鼻子嗅到气味,皮肤感到温度和质地等,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因此,幼儿只有通过感官确切地接触到事物,并操作它们,才会比较容易地真正理解。幼儿园课程应积极发挥幼儿感官的作用,让他们正确地运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进行学习。
重要性
幼儿园课程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以下好处: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和有支持的环境,让他们感到受到尊重和重视。
结论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它融合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以游戏为基本形式,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幼儿园课程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为幼儿提供了全面发展所需的支持和机会。